出兵朝鲜真相 第三十八集
志愿军节节阻击变节节诱敌,“联合国军”全线进抵三八线讲解员 宋丽萍 “联合国军”发动第四次战役后,中央军委意识到敌人不被大部消灭,是不会退出朝鲜的,而要想大部消灭敌人,就需要时间。朝鲜战争很有可能变为长期化,至少要做两年的准备。目前敌人的作战意图是:只要在阵地站住脚,就找机会向我军作试探性的进攻。一方面是阻止我军作必要的补充,另一方面就是消耗我军有生力量。另外,美军利用其空中优势不断轰炸志愿军的物资补给线,前线部队想要休整补充很困难。 为了粉粹敌人的意图,坚持长期作战,2月7日周恩来开始拟制关于轮番作战的计划。最后,决定编组三番作战部队,轮番作战、轮番休整。 2月16日,志愿军从砥平里地区撤离的时候,作为第二番作战部队的第19兵团已经开始渡江了,其他第二番作战部队正在国内集结中,最快也要在4月初才能全部到达前线。前线作战的部队,体力上已经很疲劳了,减员情况也越来越严重,补充的兵力还没有到达。彭德怀判断在志愿军第二番部队和补充的兵员到达前,“联合国军”仍有可能继续进攻。于是,彭德怀在2月17日下达了全线转入运动防御的命令,要求全部撤到汉江以北。志愿军和人民军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针,在汉江北岸到三八线地区,部署三道防御线,采取节节阻击的运动防御方式,每道防线坚持防御20-30天,争取两个月的时间,掩护第二番作战部队的开进集结,等到一切准备就绪,再进行反击。 砥平里战斗,算是美军参战以来第一次守住了。2月21日,李奇微发动了 “屠夫行动”,目的就是:不给中朝军队休整和重新编成的时间,进一步扩大北进的战果。 西线志愿军和人民军在“联合国军”发起进攻前已经全部撤到汉江北岸了,所以“联合国军”战果不大。中线是“联合国军”的主要进攻方向,以美骑兵第一师和陆战第一师为主,向砥平里以北及横城地区猛烈攻击,以团或营为单位分多路向志愿军第42军和66军阵地发起进攻。有时,在一个方向上就集中坦克、装甲车、汽车等数百辆。志愿军进入了朝鲜战争最艰难的时期,不仅敌人的兵力火力很凶猛。一场罕见的春雨,也给志愿军作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战士们白天沾了一身泥水,到了晚上浑身就结成了泥冰。但是战士们依托仓促构筑的野战工事,拖着一身沉重的泥水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击。 打飞机的这名战士叫关崇贵,是第42军第125师副班长。关崇贵和战友们坚守阵地时,飞来了八架敌机,轮番向山头上扔炸弹和俯冲扫射。因为当时敌人的飞机在朝鲜上空没有受到过什么打击,所以飞机飞的特别嚣张。美军飞行员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,甚至把一次战斗变成了一场竞技游戏,互相比谁飞的更低。面对着敌机的嚣张气焰,战士们非常恼火,却没办法。当时志愿军有条纪律,发现飞机,不能擅自用轻武器射击,以免招来敌机轰炸。这条纪律被强调得非常严格,违反后的处理也很严厉。 但是,关崇贵看见疯狂的敌人,气得牙痒痒,铁了心要打敌人飞机。战友提醒他别犯错误,他急了眼,大叫“大不了枪毙我!”他背靠着工事,举着机枪,对着飞来的敌机就是七发子弹,可惜没有打中。这时一架飞机向他俯冲下来,他又开了一枪,还是七发。结果,眼前的情景令他自己都非常激动。这架飞机翅膀一斜,屁股后面冒出浓浓的黑烟,一头栽进山沟里,然后就是剧烈的爆炸声和一团冲天的火焰。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彭德怀那里,彭德怀听到这个消息后特别高兴,不但关崇贵没有受处分,还记了功,授予二级战斗英雄,并在所有的部队推广用轻武器打飞机的经验。 阻击战打到最艰苦的时候,前线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:“一个中国士兵用轻机枪打下了一架美军飞机。” 3月5日,联合国军占领了横城。联合国军各部队都到达了指定地区。对于这次行动,李奇微是不满意的。因为大雨影响了空军的出动,给地面部队行动增加了困难。致使在中线没能把志愿军彻底歼灭,攻击了15天,推进程度不超过5公里。 于是,李奇微决定在“屠夫行动”基础上发动“撕裂者行动”,目的是从中线和东线向北推进,“撕裂”志愿军和人民军主力的联系,从侧面对汉城形成包围,再夺取汉城。 从3月8日开始,中朝联合司令部和志愿军总部明确提出,中朝军队要“积极防御、纵深设防”,利用良好的地形,大量歼灭敌人。还指出,在战役上要积极防御,在战术上应该采取节节阻击和反击相结合的办法,在兵力部署上贯彻前轻后重的原则,并确定了要以运动防御为作战方针。 为了继续疲劳敌人、缩短供应线、争取时间,志愿军决定放弃汉城,吸引敌人主力进出三八线。到3月14日,志愿军全部从汉城撤出。 3月底,“联合国军”全线进抵三八线,李奇微判断志愿军和人民军正准备发动新的攻势。为了破坏志愿军和人民军即将发动的进攻,决定在4月初发动“狂暴行动”。目标就是推进到 “萨摩斯线”。这是一条起自三八线北侧20公里左右、与三八线基本平行的战场线。这条线是可以威胁中国军队的指挥与补给的三角地带。另外,联合国军认为,铁原、金化、平康地区是志愿军和人民军指挥和补给的中枢地带,以夺取这几个地区为重点,开始全线行动。 对于“联合国军”的这次行动,志愿军早有判断,于是和人民军在三八线一带采取阻击和反击相结合的打法,阻止北进的“联合国军”。因为志愿军的有效阻击、,中、西部“联合国军”在4月5日前后才越过三八线。 4月12日,志愿军总部向各部队下达指示:确定以最后的阻击线作为下次战役的发起线。而“联合国军”已经连续作战70多天,大部分进攻都减缓了。针对这种情况,志愿军总部命令各部于17日晚开始主动后移,由原来的节节阻击变成节节诱敌,诱使“联合国军”继续向北推进。到4月21日,随着志愿军第二番部队完成战役展开,第四次战役宣告结束。 第四战役的第二阶段,从2月17日到4月21日,历时两个多月,在三道阻击阵地上,采取逐山逐水节节阻击的运动防御,并以阻击和反击相结合,有力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,歼敌5.5万余人,争取了两个多月的时间,圆满完成了掩护第二番作战部队的开进、展开,为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整个第四次战役,历时87天,志愿军伤亡4.2万余人,歼敌7.8万余人。(待续)